資訊
頻道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器械資訊 > 技術(shù)前沿 > 縱向未檢測到的分子殘留病灶定義局部非小細胞肺癌的潛在治愈群體

縱向未檢測到的分子殘留病灶定義局部非小細胞肺癌的潛在治愈群體

文章來源:健康界發(fā)布日期:2022-06-01瀏覽次數(shù):79

分子殘留病灶(MRD)檢測的有效性和潛在局限性迫切需要在更多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人群中進行充分闡明。我們納入了261例接受了性手術(shù)的I-III期NSCLC患者,并通過MRD含量測定成功檢測913例外周血標本。在人群中,只有6例(3.2%)縱向未檢測到MRD的患者復發(fā),其陰性預測值為96.8%。縱向檢測不到的MRD可以定義患者是否治愈。發(fā)生可檢出MRD的高風險大約是在界標分析后18個月。相應地,縱向可檢測MRD的陽性預測值為89.1%,中位提前期為3.4個月。然而,MRD很少檢測到僅腦部復發(fā)(n = 1/5, 20%)。進一步的亞組分析顯示,未檢測到MRD的患者可能不能從輔助治療中獲益。這些結(jié)果共同闡明了MRD在NSCLC中的價值。

本研究證實了MRD檢測對性手術(shù)后NSCLC患者的預后價值,特別是那些縱向未檢測到MRD的患者,這可能代表了潛在的治愈人群,無論分期和輔助治療。此外,在界標分析18個月后,可檢測MRD發(fā)生的風險逐步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