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疾病由錐體蟲屬寄生蟲所致,通過采采蠅叮咬傳播。它威脅著非洲36個國家的數百萬人口,估計每年新增5萬到7萬名病例。
英國鄧迪大學熱帶病藥品研發(fā)小組組長保羅?懷亞特領導了該研究,成員來自英國敦提大學和加拿大結構基因組公司等機構。懷亞特表示,他的團隊發(fā)現,一種化合物能夠破壞N-肉豆蔻酰基轉移酶(NMT),這種酶對因采采蠅叮咬而傳給人的寄生蟲的存活和生長非常重要。研究表明,該抑制NMT的藥物能夠快速殺死錐蟲病,并且治愈實驗鼠的錐蟲病。但用于人體臨床試驗的口服藥物可能還需18個月才能研發(fā)出來。
昏睡病的普遍癥狀包括發(fā)燒、頭痛、極度疲倦、肌肉和關節(jié)疼痛。這種疾病的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因為許多感染疾病的病人不會立即表現出癥狀,隨著時間的推移,寄生蟲將入侵大腦中樞神經系統(tǒng),導致睡眠障礙、精神錯亂、人格障礙、語言問題、突發(fā)疾病和昏迷等。如果不進行治療,昏睡病會致命。
目前有兩種治療昏睡病的藥物,一種是硫胂密胺,一般使用硫胂密胺對昏睡病晚期病人進行治療,但是這種藥物要求病人每天接受多次痛苦的注射,一般要持續(xù)幾周,還會產生嚴重的副作用,患者使用后死亡率達5%。另一種是法國制藥公司賽諾菲-安萬特公司的抗昏睡病藥物依氟鳥氨酸,這種藥物需要患者長期住院治療,而且并非對所有患者有效。另外,有越來越多的報告顯示,這些藥物的療效并不明顯。
懷亞特希望他的團隊能夠改變目前這種情況。非洲昏睡病是很多“被忽略的熱帶病”中的一種,這些疾病很難吸引大的制藥公司注意,因為公司擔心其研發(fā)投入會得不償失。不過,近,葛蘭素史克公司、默克公司以及輝瑞公司宣布,將攜手研發(fā)藥物以治療被忽視的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