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頻道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器械資訊 > 技術前沿 > 世界首例全臉移植手術成功

世界首例全臉移植手術成功

文章來源:外灘畫報發(fā)布日期:2010-06-05瀏覽次數(shù):69968

這是真實版的《奪面雙雄》。一位平凡的西班牙農夫因面部嚴重受損,因而接受了世界首例全臉移植手術,一位因車禍死亡的捐獻者捐贈了自己的整個面部組織。手術關鍵的地方在于動脈連接,西班牙瓦爾德希布倫醫(yī)院的喬安·巴洛特是這一手術的主刀醫(yī)生。在接受《外灘畫報》專訪時,巴洛特醫(yī)生回憶起將病人大部分面部傷疤切除后的時刻仍覺得驚心動魄,但更令他感動的則是病人對美好新生的渴望,這手術“將使生活在黑暗中的人們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氣,生活在陽光下。”

 

西班牙巴塞羅那的瓦爾德希布倫醫(yī)院(Vall d’Hebron Hospital) 病房內,一位30 多歲的病人站在鏡子前,慢慢熟悉鏡中一張算不上漂亮但全新的臉,滿足地笑了——這是他久違的表情了。

他是一個平凡的西班牙農夫。2005的一天,他因意外槍傷自己,失去鼻子、下巴等部位,從此無法正常呼吸、吞咽和講話。他沒結過婚,受傷之后更是沒交過一個女朋友。五年來與他形影不離的只有幫助呼吸和補充營養(yǎng)液的輸送管。今年3 月20 日,他成功接受了全臉移植手術。這是全世界首例完整的面部和骨骼移植手術——除了眼球和舌頭,幾乎其他組織和器官等都是由一名車禍死亡捐獻者捐贈并移植到他的臉上。
手術團隊由一個30 人的龐大隊伍組成,主刀醫(yī)生喬安·巴洛特醫(yī)生(Dr. JoanPere Barret)告訴《外灘畫報》記者, “病人在手術后第二天就完全蘇醒,一周后便能坐起來、行走和看電視。”手術后的第七天,病人主動向巴洛特醫(yī)生提出想看看自己的新面容。“他看著鏡子中陌生的自己,情緒很平靜,但覺得非常滿意。”現(xiàn)在,手術過去兩個多月,病人已可以進食流質食品。病人曾在手術后給巴洛特醫(yī)生遞了張小紙條說, “我想吃羊排已經想了五年了,我真想馬上重新品嘗到羊排的美味。”
據(jù)巴洛特醫(yī)生估計,病人下周就能吃半流質食品,幾星期后就能吃到五年來他夢想的頓正餐。再過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就能出院回家,準備迎接他的第二次生命。

為了更好的生活冒一次險

在這次全臉移植手術之前,病人已先后去過另外5 家醫(yī)院,做了大大小小的9 次手術,但都是一些局部修復,沒什么實質性進展。“雖然經過9 次手術,但始終無法重建正常面部,病人也還是無法自己呼吸和進食。”巴洛特醫(yī)生說。直到2005 年,病人在電視新聞里看到一位40 歲法國女子伊索貝爾·迪諾亞(Isobel Dinoire)因被狗咬傷而毀容,成功接受了部分面部移植手術,成為全世界例接受面部移植手術的患者。隨后,他來到瓦爾德希布倫醫(yī)院,主動聯(lián)系了巴洛特醫(yī)生,希望這一次他的面容能有一些實質性的改變。
巴洛特醫(yī)生和團隊在仔細研究病人臉部受傷情況后,決定用移植和重組整個面部來完成這一“實質性的改變”—移植部分包括整個面部的皮膚組織、面頰骨、面部肌肉、牙齒、鼻子、嘴唇和上下顎。然而,這個“實質性的改變”同時也意味著極大的風險。“一般平均每11個部分移植手術中有2 個死亡。全臉移植風險更高,死亡率達20% 以上。”巴洛特醫(yī)生說,“但這是我們團隊決定下來對病人好的辦法了。”

2008 年,巴洛特醫(yī)生和他的團隊對全臉移植手術進行了學術研究;2009年,他們開始著手進行一些實戰(zhàn)練習及手術團隊的全方位訓練,包括用電腦模擬手術過程、在醫(yī)學院的解剖實驗室內用尸體來操練演練等。“手術的難度太大。但實驗室內的失敗才確保了后的成功。”巴洛特醫(yī)生說。
在手術進行前,至關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訪問病人親屬以及對病人心理及精神狀態(tài)的測試。經過一連串心理測試題之后,醫(yī)生欣喜地發(fā)現(xiàn)病人的抗壓能力和對風險的心理承受能力均為“良好”,也無任何精神疾病前科。在向病人及其親戚朋友坦言手術的高風險和可能出現(xiàn)的精神疾病后遺癥之后,他們“很擔心,但還是表現(xiàn)出極大的支持”。
尤其讓巴洛特醫(yī)生感動的是病人自己對美好新生的渴望。“一想到未來幾個月,自己有可能以一張全新的臉龐再次出現(xiàn)在親人朋友面前,那會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手術之前,病人一度非常焦慮,緊張到極點,害怕自己從此再也無法醒來。但他還是盡力配合手術團隊,克制自己的情緒。他對巴洛特醫(yī)生說“與其依靠管子毫無意義地活一生,不如為了美好生活冒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