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防治,邁向零艾滋
文章來源:健康報發(fā)布日期:2023-04-13瀏覽次數:92 4月11日,由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主辦的第八屆全國艾滋病學術大會在福建省廈門市開幕。艾滋病防控領域面臨哪些挑戰(zhàn),又該如何應對?本次學術大會有何新意和特點?記者就這些問題,專訪了本次學術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院長、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副會長尚紅。 ■健康報:請您介紹一下大會在學術內容上呈現(xiàn)哪些特點。自2014年至今,作為我國廣受關注的艾滋病學術交流活動,大會是如何助推我國艾滋病領域科研發(fā)展的?未來的發(fā)展方向是什么? 尚紅:全國艾滋病學術大會一直秉承“務實、前沿、引領”理念。一方面,展現(xiàn)我國在艾滋病性病治療、預防、母嬰阻斷等方面的政策成效,同時緊跟國際熱點,圍繞我國在重點領域取得的重要研究進展開展學術交流,充分展示中國學者在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的成績,討論亟待解決的問題;另一方面,充分發(fā)揮專家的學術影響力,設立分論壇,為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同行搭建高水平交流平臺,成為國內學者、一線工作者、青年學者思想碰撞的饕餮盛會。 學術大會在助推科研發(fā)展方面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術大會的舉辦,有利于與會人員高效獲取學科新前沿信息和研究成果,開拓研究思路,促進學科發(fā)展。通過面對面的交流和思維碰撞,科研人員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觀點和理論,拓寬思路,從而把握學科前沿,建立國內外合作關系,促進研究創(chuàng)新。同時,學術會議是發(fā)現(xiàn)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途徑,是科技工作者獲得同行評價和認可的重要形式,對培養(yǎng)學術人才和推動學科發(fā)展具有積極作用。歷次學術大會都安排國內外學者做主旨發(fā)言,同時在分論壇專門開辟青年人才論文交流及研究成果分享。 未來,我們將進一步緊跟國際科學前沿,吸收新科研成果,引領學科發(fā)展,推動科技創(chuàng)新,促進青年人才成長,為艾滋病性病防控提供技術和人才支撐。 ■健康報:在學術大會上,您就我國艾滋病篩查、診斷,以及抗病毒治療的實驗室檢測挑戰(zhàn)和應對策略做了主旨發(fā)言。請您具體談談,我們面臨哪些挑戰(zhàn),又該如何應對。 尚紅:為了能夠在2030年終結艾滋病流行,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提出艾滋病防控“6個95%”的防治目標。在我國,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艾滋病防治工作取得了進展,但在篩查、診斷和抗病毒治療的實驗室檢測方面仍面臨挑戰(zhàn)。 在艾滋病病毒(HIV)檢測方面,艾滋病防治工作主要面臨四大挑戰(zhàn)。一是感染者發(fā)現(xiàn)率需進一步提高。去年年底我國HIV感染者發(fā)現(xiàn)率為84%,離2025年達到95%的目標還有一段距離。二是延遲診斷比例高。幾年新報告的病例中進入疾病晚期的比例超過1/3。三是主動檢測有待加強。目前,我國仍有大量不安全性行為發(fā)生者缺乏檢測意識。四是基于“互聯(lián)網﹢”的檢測服務有待發(fā)展。 在抗病毒治療實驗室診斷方面,病程監(jiān)測、療效評估和抗病毒治療后合并癥等相關檢測亦需要擴充服務。CD4﹢T細胞的數量是HIV感染疾病分期、預測疾病進程、預防機會性感染以及評價治療效果的實驗室標準指標,但是部分基層地區(qū)缺乏CD4﹢T細胞檢測設備,建議整合利用各級醫(yī)院現(xiàn)有流式檢測平臺,完善HIV感染者的CD4﹢T細胞檢測。 在耐藥檢測方面,我國HIV基因型耐藥檢測主要采用的是實驗室自建方法,國內獲批的HIV基因型耐藥商品化試劑盒少,檢測成本高,需加快研發(fā)商品化的HIV基因型耐藥檢測試劑,同時建立針對我國主要流行毒株的耐藥突變分析數據庫,精評估耐藥情況。針對長期抗病毒治療帶來的藥物副作用及慢性并發(fā)癥等問題,需調動綜合醫(yī)院積極性,加強HIV抗病毒治療后副作用監(jiān)測、并發(fā)癥篩查和診斷,提供綜合臨床檢驗服務和管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 在HIV儲存庫檢測方面,儲存庫是艾滋病無法治的主要障礙,目前尚無用于臨床的儲存庫檢測方法,需加快儲存庫檢測新方法的臨床驗證和轉化應用,以評價功能性治或治。 綜上,艾滋病防治工作任重道遠,需從檢測、治療和管理等多個維度開展綜合診療服務,從而降低我國HIV新發(fā)感染率和病死率,推動早日實現(xiàn)“6個95%”的目標。 ■健康報:此前,您領導的研究團隊揭示了新冠病毒受體分子NRP-1抑制艾滋病病毒的新機制。請問,目前相關研究進展如何? 尚紅:在全球報告首例艾滋病病例40年后,人類仍無法艾滋病。雖然高效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應用大大降低了患者死亡率,但在抗病毒治療過程中約有50%的患者體內出現(xiàn)病毒嗜性轉換(從R5嗜性到X4嗜性),導致患者CD4﹢ T細胞快速耗竭,病程進展更快。揭示人體在感染早期階段選擇性傳播R5 HIV-1及嗜性轉換的機制是多年來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目前,HIV-1發(fā)生嗜性轉換的影響因素仍不明確,嚴重限制了新型抗病毒藥物和治療策略的研發(fā)。 樹突狀細胞是體內抵御病毒感染的第一道防線,是天然對抗HIV-1感染的哨兵,它們可以將陰道上皮細胞的HIV-1轉運到淋巴結的T細胞和B細胞,在感染早期觸發(fā)免疫應答。但是,樹突狀細胞感染HIV后可以通過順式感染或反式感染的方式傳播給T細胞,進而造成全身性的傳播感染。我們研究發(fā)現(xiàn),NRP-1是一種樹突狀細胞特異性的HIV-1宿主限制性因子,可強烈抑制樹突狀細胞通過感染性突觸向CD4﹢T細胞傳播X4嗜性的HIV- 1病毒,而對R5嗜性的HIV-1病毒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弱,說明NRP-1是選擇性傳播R5嗜性HlV-1的“看門分子”,在HIV-1感染者體內病毒嗜性轉換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我們的研究結果將為加強早期R5 HIV-1傳播感染的防控,以及建立新的HIV-1感染治療策略提供理論依據。 ■健康報:近年來,您以全國政協(xié)委員的身份,深入開展調查研究,積極為艾滋病防治建言獻策,尤其是聚焦青少年健康成長。在您看來,青年學生防艾教育的現(xiàn)狀如何?哪些方面還需補強? 尚紅:黨中央、國務院一直高度重視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等領導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教育部、國家衛(wèi)生健康委聯(lián)合出臺切實加強新時代學校艾滋病防治政策,成立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專家組,實施校園抗艾防艾行動,深化學校健康教育。各地落實疫情通報制度和定期會商機制,高校成立艾滋病防控領導小組,組織落實防控措施。 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協(xié)會開展“美好青春我做主”高校防艾活動,設立高校防艾基金項目,促進安全套和檢測試劑自動獲取設備進校園。世界衛(wèi)生組織結核病和艾滋病防治親善大使彭麗媛教授積極參與防艾志愿服務,多次走進高校,鼓勵青年學生提高防艾意識。廣大青年學生志愿者踴躍參與艾滋病防治宣傳活動。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青年學生艾滋病防治取得積極成效,近年每年報告感染者3000例左右。 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青年學生是一個動態(tài)變化的群體,每年都會有一大批孩子成長為青年。每個青年學生的思想、行為都與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在當今互聯(lián)網時代就更加密切,艾滋病傳播風險同樣深受社會影響。同時,個別地方的一些學校對青年學生防艾重視程度不夠,防艾教育力度不足,防控措施流于形式。因此,青年學生防艾工作一刻也不能松懈,各地需要加強計劃和檢查,推進普通中學、中等職業(yè)學校開設包括艾滋病防治知識在內的健康教育課程,強化高校和職業(yè)中專艾滋病防控主體責任意識,健全學校預防艾滋病教育的長效機制并強化考核機制,落實學校艾滋病宣傳教育和防控措施,做到防治知識每個新生必學、每個學生必知。同時,需要針對當代青年學生特點,不斷創(chuàng)新宣傳教育手段和方法,探索利用人工智能、新媒體平臺有針對性地推送艾滋病防控信息,幫助青年學生牢固樹立“健康第一責任人”理念,培養(yǎng)健康行為習慣和抵御危險行為的能力。 ■健康報:醫(yī)療機構是艾滋病發(fā)現(xiàn)、診斷和治療的前哨。作為醫(yī)療機構的負責人,您認為應如何加強綜合醫(yī)院實驗室建設,提升艾滋病確證檢測能力? 尚紅:目前,醫(yī)院進行艾滋病相關檢測的主要依據是《全國艾滋病檢測技術規(guī)范(2020年版)》。對個體的臨床診斷基本策略是:先進行HIV篩查試驗,有反應的樣本再進行HIV補充試驗,補充試驗陽性的可做出診斷。補充試驗包括抗體確證試驗和核酸試驗,以檢測機體血液或體液中有無HIV抗體或核酸??贵w確證試驗是臨床診斷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檢測技術相對成熟,較核酸試驗更便于開展。核酸試驗作為窗口期短的HIV檢測方法,是對抗體確證試驗很好的補充。 目前,艾滋病檢測篩查實驗室有50144個,覆蓋了全國97%的縣區(qū),其中醫(yī)療機構占總數的78%,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占6%。全國共有艾滋病檢測確證實驗室799個,其中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占84%,醫(yī)療機構僅占13%。從這個數據可以看出,綜合醫(yī)院確證檢測工作需要加強。調動綜合醫(yī)院積極性,充分發(fā)揮其在艾滋病診療中的作用,嚴格按照技術規(guī)范執(zhí)行,將有助于加快艾滋病早診早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