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頻道
當前位置:首頁 > 醫(yī)療器械資訊 > 業(yè)界動態(tài) > “工療”+“農療”探索創(chuàng)新就業(yè)康復模式

“工療”+“農療”探索創(chuàng)新就業(yè)康復模式

文章來源:搜狐發(fā)布日期:2016-05-12瀏覽次數:2166

        5月15日,將迎來第二十六個“全國助殘日”,在此前夕,三水區(qū)殘聯與區(qū)人社局合作,于5月11日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40家企業(yè)到場進行招聘。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幫助殘疾人就業(yè),過上獨立自主的生活成為三水區(qū)殘聯正在著重解決的問題。
   就業(yè)競爭力不足是殘疾人面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個難題,三水啟動全鏈條式的服務系統(tǒng),前期通過培訓提升殘疾人士的勞動技能,中間搭建殘疾人的就業(yè)平臺,終端實行探索殘疾人集中就業(yè)的新模式。新統(tǒng)計顯示,三水區(qū)殘疾人以按比例形式就業(yè)人數已達到977人,占就業(yè)年齡段內有就業(yè)能力的殘疾人數的40.5%。   

        與此同時,三水也加快構建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以解決殘疾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為重點,并通過購買社會服務為三水殘疾人打造“工療”+“農療”的模式,科學發(fā)展殘疾人事業(yè)。 撰文:蔡捷   

         瞄準區(qū)域特點 培訓促就業(yè)   

        早在4月中旬,三水本地電視臺新增了一則廣告,5月11日將在三水區(qū)勞動就業(yè)服務中心二樓招聘大廳舉辦殘疾人專場招聘會,“三水已經連續(xù)幾年都沒有進行過這種形式的專場招聘會了。”三水區(qū)殘聯副理事長歐鳳群表示,今年再次啟動,是因為近年來,三水在殘疾人培訓與就業(yè)方面做了不少工作,而且頗有成效,這對于殘疾人競聘工作崗位有莫大的幫助。   

         從去年的成效來看,三水區(qū)先后組織了20名殘疾人參加佛山市殘聯舉辦的殘疾人職業(yè)技能培訓班,其中,組織8人參加中式面點、計算機平面設計培訓班,3人參加盲人初級保健按摩師培訓班,4人參加佛山市農村殘疾人食用菇菌、火龍果種植培訓班,5人參加佛山市盲人中級全國保健按摩師考證培訓班?! ?/p>

         在利用省、市層面培訓資源的同時,三水也啟動了具有區(qū)域特色的培訓項目。據悉,三水區(qū)殘疾人戶口性質以農業(yè)戶口居多,且多數依然生活在農村,從事種養(yǎng)業(yè)工作,由于身體殘疾且種養(yǎng)技能不強,農村殘疾人的生活依然比較貧困。“結合這一現狀,三水區(qū)殘聯近幾年的主要培訓目標群體定位在農村貧困殘疾人上。”歐鳳群表示。   

        去年8月中旬,三水區(qū)殘聯在大塘利達隆種養(yǎng)基地舉辦了2015年殘疾人扶貧培訓班,聘請農藝師馮偉明、農技師楊亦章對區(qū)內100名殘疾人進行了蔬菜種植、病蟲害防治及應用、水產池塘養(yǎng)殖水管理、禽畜牛豬魚種培育和病蟲害防治方面的技能培訓,并對殘疾學員在日常種養(yǎng)勞動過程中遇到的一些技術性問題進行了分析和解答,獲得了在場殘疾學員的不少好評。   

        此外,促進殘疾人就業(yè),三水以登記信息為基礎,搭建殘疾人就業(yè)服務平臺。“現在市場的用人需求日趨多元化,在互聯網的推動下,相信會有不少崗位適合殘疾人,我們要做的就是搭建起殘疾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的一座溝通橋梁。”歐鳳群認為,隨著登記信息數據的累積,殘疾人和用人單位之間的選擇空間更大了。2015年,共92名殘疾人順利上崗就業(yè)。   

        除了前期的培訓以及中期的搭建平臺,三水的全鏈條服務也體現在終的就業(yè)上。目前,三水仍在探索殘疾人集中就業(yè)新模式。三水依托在各個鎮(zhèn)街建立的“工療站”,形成“康園工療”網絡,各鎮(zhèn)街工療站對轄區(qū)內智力殘疾人及精神殘疾人進行集中管理,安排他們從事美術繪畫、十字繡、手工模型、數字油畫等手工工作。   

        “農療”+“工療”助殘疾人身心健康   

         為了推進殘疾人就業(yè),三水今年將探索“農療”與“工療”相結合模式,建設一個殘疾人的集中就業(yè)康復基地,為殘疾人提供一個就業(yè)、康復、教育、娛樂的地方。   

        目前,三水已有6個鎮(zhèn)街建有“工療站”,“‘工療站’是一個為社區(qū)內的智力殘疾人和精神病患者提供庇護性就業(yè)和康復的場所。”歐鳳群解釋,其中以樂平鎮(zhèn)工療站的成效為顯著。   

        據悉,樂平鎮(zhèn)的工療站購買弘毅社工服務中心的服務,在當地企業(yè)的支持下,“工療站”承接為紐扣、公仔、襪子加工的活計。   

        歐鳳群向記者描述,樂平工療站的辦公空間就是,中間擺放著一張辦公桌,占據室內大部分空間,殘友們圍在一起整理襪子,低著頭,瞇著眼,捏起一對襪子,湊到眼前將襪子對齊,然后用扣子將襪子扣好。   

“一些學員比剛來的時候好很多了。”弘毅社工服務中心理事長羅月嬌曾說道,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少學員都熟能生巧了,以前整理一雙襪子的時間,現在熟手的學員差不多可以整理十雙了。”   

        在去年的廣州志愿服務交流會上,該機構以“工療站”為主體的“請為我提升——殘疾人增能”項目入圍省重點示范性項目,并成為佛山市到場入選參展的項目。   

        “事實上,這樣的工作不僅僅是為了讓他們學會一項技能,更重要的是學會融入新環(huán)境,學會與人交往和溝通。”歐鳳群表示。   

        這個觀點與弘益社工機構工作人員羅靜欣一致,“勞動可以幫助殘疾人有更多的成就感與自信。”   

        與弘毅社工服務中心的“工療”不同,弘益社工機構開展的是“農療”。農療項目依托種植園,幫助殘障人士提高勞動技能、技術能力,讓他們成為農療基地的學員,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興趣愛好,從而達到“農療”的效果。   

        “有個殘疾學員之前都是一個人呆在家,很少與外人接觸,剛到農療基地的時候,不愿意搭理任何人,現在大家每天在一起工作,他也慢慢學會溝通,還主動跟人打招呼,”羅靜欣說,“如今他學會了種植多肉植物,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一點點有了成效,開心得不得了。”據悉,農療基地會根據學員們的勞動成果給予報酬,這使得學員們有了更強的成就感。   

“農療與工療,所從事的具體勞動有所不同,但兩者所追求的功效一樣。”歐鳳群表示,鑒于兩種形式都有不錯的反饋,今后三水將繼續(xù)在這方面進行探索,大限度地幫助這些殘疾人做到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