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源及內部電池的檢測
除了少數氣動式麻醉機,大部分麻醉機在工作時都要求接通220V交流電,同時在其內部設置了可充電的電池板。在每日開機檢查中,應首先確保電源的有效連接及測試內部電池的性能。以GS型麻醉機為例,開機后應首先仔細觀察電源面板上AC Power FALL指示燈,如其閃亮則表示電源的無效連接;同時按下BATTERY TEST鍵檢查內部電源,其綠色指示燈閃亮則表示內部電池處于良好狀態(tài)。一般表現在接通交流電12h后即可達到此要求。應確保內部電池的良好性能,因為在不可避免的停電情況下,它能支持機控呼吸模式20 min ~30min,這將為臨床工作贏得寶貴的時間。在無電源接入和內部電池耗盡的情況下,麻醉機將發(fā)出一種有別于通常警報聲的長達30s的尖銳聲音,以提醒操作者及時接人電源,同時正常工作中麻醉機將不再支持其IPPV工作模式,Bellow停止驅動,而僅維持手控呼吸模式。因此常規(guī)使用中如突然發(fā)生IPPV工作模式的失效,應首先檢測電源是否良好接人,同時注意各種報警聲音及信息提示。
2. 呼吸系統(tǒng)檢側
在麻醉機使用前,檢查漏氣與否是一項重要的檢測。仍以GS型麻醉機為例,先正確連接電源,氣源。關閉所有系統(tǒng)閥門,使揮發(fā)罐位于0位置。連接好呼吸回路后,使mannal/auto閥門位于mannal位,同時旋轉APL閥門使其完全關閉。打開氧氣流量開關,同時用手堵塞呼吸螺紋管的Y型接口,輕輕按下快速給氧開關,觀察其壓力系統(tǒng)本身的壓力表,使其指針上升至4.9kPa (50cmH2O),但不要超過7 . 85kPa ( 80cmH20)。在氣密良好的情況下30s內其壓力下降幅度應小于1.96kPa(20cmH2O) o如果發(fā)現壓力下降過快,則提示麻醉機漏氣,這就必須對每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檢查。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漏氣原因按其發(fā)生概率的大小可有以下幾項原因:螺紋管某端破裂漏氣;手控BAG破裂;鈉石灰吸收罐安放沒有達到指定位置(以歐美達麻醉機為例,在其吸收罐底部有一圓柱型的調節(jié)鈕。在長時間使用而不進行有效調整的情況下,常使吸收雄上下位置偏移而導致密閉不佳,使機器產生漏氣);各連接管道破裂;各部分緊固螺絲松脫;揮發(fā)罐密閉墊圈老化等等。在臨床工作中,常見某些醫(yī)師在堵住Y型接口后以手按BAG是否漏氣來代替觀察壓力表的下降,這是不足取的。因為某些輕微的泄露,如由于墊圈老化和吸收雄密封不佳引起的漏氣將不能有效檢出,而這必將影響麻醉機在IPPV工作模式下的正常運作,同時也可造成室內麻醉氣體的污染。
3. 流量傳感器的檢測
流量傳感器的設置使臨床醫(yī)師能更方便更精密地監(jiān)測病人的潮氣量情況。同時有些機器也可根據設定潮氣值和流量傳感器監(jiān)測到的實際值之間的差值自發(fā)調整每次供氣量。然而在時間較長的手術中,積累于呼吸回路中的水汽和鈉石灰的粉塵常導致流量傳感器失效。這時候就應該及時取下流量傳感器,先倒盡積水,然后用純氧小心地將傳感器吹干,同時可用棉簽輕輕將鈉石灰的粉塵拭去,應注意以上這些處理均應以不損壞傳感器特有的感應膜為前提。在實際工作中我們發(fā)現如果麻醉機每天使用不超過5h,則建議每2天維護一次傳感器,如果某次手術時間長達8h以上或某肥胖及俯臥位病人手術均可使流量傳感器積聚大量水氣,此時應在術后馬上維護傳感器。事實證明,經常維護保養(yǎng)傳感器可使昂貴的傳感器延長近1/3的使用壽命,同時使麻醉機內部部件不易進水。這既可為醫(yī)院節(jié)約下可觀的維護更新費用,又可使機器始終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tài)。
以上這些有關麻醉機的維護及監(jiān)測中的體會希望能與各位麻醉醫(yī)師和技術人員共同切磋探討。
【編 輯:侯 婷】